浙江大学农耕文化研究分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隆重举行
类型:新闻动态发布日期:2012-10-18浏览次数:2274
    9月26日,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会农耕文化研究分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华家池校区东大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学校档案馆朱之平馆长,农耕文化研究会会长夏英武以及王人潮、叶立扬、冯家新、邹先定、俞惠时、俞劲炎、钱泽澍、奚文斌、高明尉、陶岳荣、黄寿波等农耕文化研究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农耕文化研究分会的年度工作情况,商讨了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农生环学部副主任兼党工委书记应义斌、华家池校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刘剑、生工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楼锡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建明、动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潘炳龙、农业试验站直支书记斯赵樑、环资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朝霞、农学部综合办主任王晓燕、生科院李洁以及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袁小树、郑为,档案馆和学部办公室等其他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场景

    朱之平馆长主持会议。夏英武会长通报分会2012年度工作进展,指出一年来,分会以农耕文化研究为中心,以弘扬求是精神为目的,在落实场所、聘用专职人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成果,尤其在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设计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传承浙大百年农耕文化,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夏英武会长讲话

    农生环学部应义斌书记向与会人员汇报了2012学年学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近期工作目标,并表示学部将全力支持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的建设工作。刘剑书记通报了华家池校区近期有关规划改造情况,特别是学校拟安排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的场馆修缮经费的情况。
 
 
 
应义斌书记讲话

    会议听取了关于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设计方案及各馆陈展内容架构的报告。郑为代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介绍了“舞阡陌”基地设计方案。该方案围绕基地实体“民主馆、和平馆、团结馆、蚕桑馆、土壤馆”,提出总馆与分馆以游步道相连,构造小型博物馆群落的设计思路,并详述立面整治、外围环境等综合安排。分会专职研究人员金中仁报告了基地各馆陈展内容架构建议,包括各馆陈展的总体原则、基本框架、功能需求、时间节点等。
 
与会人员听取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设计方案
 
    与会人员围绕基地设计方案及各馆陈展内容架构展开了深入讨论。王人潮、俞惠时、奚文斌等老先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要充分尊重、挖掘浙江大学百年农耕文化,发挥农学部和各涉农学院、有关单位的作用,制定各馆内部陈展方案,积极做好基地的建设工作。农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建明、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潘炳龙、农业试验站党总支书记斯赵樑等纷纷发表意见,并表示将全力配合完成基地各馆内部陈展方案的制定工作。
    最后,应义斌书记发言指出,要尽快明确分馆地点、取材原则、各馆风格、时间要求,抓紧落实基地设计工作。夏英武会长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农耕文化研究与展示基地的建设,是分会的重要任命。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提交基地展馆外部设计方案,申报列入学校预算。各涉农学院要尽快与分会对接,制定各馆内部陈展的初步方案。他强调,要切实组织好人员、分配好任务,积极推进基地设计工作,从而不断推动浙大农耕文化的研究及展示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