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故事
一本听卢嘉锡课的笔记
类型:档案征集_捐赠故事发布日期:2011-09-30浏览次数:4059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我在遵义参加了浙大回迁前的招生考试,有幸被化工系录取了。当年的浙大,与西南联大(含清华、北大等校)、中央大学(解放后改名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合称为国立四大名校。浙大化工系是全国化工界的尖子,能进名校念尖子系,在自豪感的激励下,我独自闯到杭州,在大学路的校园里,刻苦认真地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
当年浙大之“名”,不仅在于竺可桢校长的名望和他的治学风格,云集的名师们,把“求是”精神通过课堂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观念、素质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李寿恒教授鼓励我们要大胆承担,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王葆仁教授说:“听过我的课,到美国大学也不过如此。”引发我们建立勇攀高峰的志向。丁绪贤教授对洗瓶子、倒药水操作的标准化,使我重视到细节也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朱宝琳教授刚由美国归来,他认为,在美国主要学习导师们治学的思想和方法,使我们懂得学习的实质所在。丁绪宝教授强调学者绝不是书呆子,要用所学知识去开发、创新。……电工实验课的一位女老师说:“这变压器油都是国外进口的,你们学化工的解决不了吗?”我在初出茅庐的1951年,因解决变压器油荣获了当时最高的东北工业部新记录奖,这与老师们的教导和激励都是密切相关的。
当年的课程,没有采用统一的教材,多数是靠课堂记笔记,也有印发讲义的。我保存了一本听卢嘉锡教授在浙大讲物理化学课的课堂笔记,这是自己用白报纸装钉的、用旧衬衫布作封面的记录本。封皮上的标题是PHYSICAL CHEMISTRY,下面一行小字35350是我的学号,当年校内的签名都用学号代替。在末页上,还有以下的记载:“——因时局关系卢先生恐不能南下,故提前结束,时为1948年12月17号晚八时一刻。——A HAPPY NEW YEAR!卢嘉锡先生为厦门人,身材矮而胖,架有金丝眼镜一副,常带笑容,上课时讲广东式国语,话带幽默,习用“杜撰”、“寒不拉朗”等口语。未上课早已候于教室,下课后仍滔滔不绝,其△常在1/2 hr .以上,教材较普通多而水准亦高,讲师、助教如杨士林等皆始终在坐旁听。卢先生为厦大化学系主任,今日中国物化权威,浙大曾以系主任聘之,始终未予接受。”这是1948年末,身为大二学生的我所记下的一段真实感受。
历经文革抄家,“牛鬼蛇神”下楼,上山下乡,以及多次搬家,不少资料都失散了,唯有这本笔记竟幸存至今,这既有机缘、更在于我的崇拜之心,因为它常有激发我潜能的特殊功效。在卅几年后,当听到老师荣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时,我向他发函祝贺,竟收到了1981年6月16日经他签名由科学院卢办发出的回函。在这本笔记的首页上,我又写下了:“本笔记为1948年卢嘉锡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在浙江大学讲授物理化学课程的课堂笔记。何长高83。3。19”。卢教授当年是独自来浙大教课的,可能开了这期物理化学就返回福建了。这最后一课是什么时间开始的,我想不起来、问了两位同班同学都早忘了。这课一直讲到20点一刻,连窗外站着听课的人一个也没少,这不仅是老师的学术魅力,也反映了当年浙大学子的学风。
听课笔记是从耳听语音、眼看板书,经大脑思考,令眼手记录,才落笔在纸上的。这个“听+看+想+写”的全过程,非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可。为了弥补遗漏,课后还要与同学对照补充,这又是一次很好的复习。所以,一份好的课堂笔记,正是认真深化学习的具体体现。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就能使人耳聪、目明、脑灵、手巧。我从课堂笔记的锻炼中就受到了很大的教益。
有人对我不当厂长、总工而到职大去任教很不理解,我是想把从老师们所学到的美德和治学精神传流下去,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在我后期执教生涯中,不仅传承了老师们的师德和智慧,连每次上课提前等候学生这个细节我都照办。我的言传身教、尤其是通过这本笔记的教育,对我的学生们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浙大化工46级 何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