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时间 | 事件内容 |
---|
1101 | 2005-12-15 | 2005年12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一行和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李金明来我校考察指导工作。贾庆林一行在校党委书记张曦和校长潘云鹤的陪同下,驱车绕紫金港东西区教学楼参观了校区景色后,来到学生活动中心参观西迁历史陈列展、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和浙江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展。 |
1102 | 2005-12-19 | 2005年12月19日 学校党委决定,授予经济学院2003级学生第一党支部等49个党支部“浙江大学先进党支部”称号;授予易振宁等195位同志“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江雪梅等51位同志“浙江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并予以表彰。 |
1103 | 2005-12-20 | 2005年12月20~21日 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玉泉校区永谦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
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代表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浙江大学成立七年并实现实质性融合和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也是在全校师生员工满怀信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分“七年来的工作回顾和体会”、“今后的目标和任务”、“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三大部分。报告在回顾了浙江大学1998年四校合并以来大力推进实质性融合;扎实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进各项改革;加快紫金港校区建设,调整学校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工作和体会之后,分六个部分阐述了学校今后五年“立足科学发展、探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开创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着力自主创新,实现学校创新能力新跨越”;“面向区域发展,谱写社会服务工作新篇章”;“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健全适应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的新机制”;“弘扬求是精神,建设稳定、和谐的新浙大”的工作总体思路。张曦说,今后五年学校工作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自主创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校园和谐,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教育教学创新、重大科技突破、领先学科培育、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办学资源优化等方面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全面完成学校“十一五”规划和各项任务、主要办学指标稳居于国内大学前列、部分指标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向大会发来了贺电和贺信。浙江省委及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领导和负责人应邀出席大会;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浚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大会。在校的老领导、老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各民主党派校级主委,全国人大和政协委员及群众团体代表等也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主持。
校长潘云鹤在大会上致开幕词。乔传秀代表中共浙江省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新一届学校党委提出希望和要求。开幕式后,十个代表团分别对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大会选举出由31名委员组成的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和11位委员组成的纪委会。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卜凡孝、王玉芝(女)、叶高翔、史晋川、朱军、任少波、孙旭东、李军、李玲娣(女)、来茂德、吴朝晖、邹晓东、沈满洪、张曦、张土乔、张宏建、陈智、陈子辰、周建华、庞学铨、郑强、郑树森、胡礼祥、胡建淼、倪明江、曾广杰、曾华生、楼程富、褚健、潘云鹤、魏仲权。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纪委委员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石毅铭、叶桂方、冯时林、邬罗萍(女)、许迈进、杨敬正、汪明荣、陈子辰、钟为民、曾华生、谢家启。
在随后召开的党委第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书记、副书记,以及纪委书记、副书记。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张曦、潘云鹤、陈子辰、倪明江、庞学铨、王玉芝(女)、叶高翔、卜凡孝、胡建淼、来茂德、朱军、褚健、邹晓东等13名同志组成。张曦为党委书记,陈子辰、庞学铨、王玉芝(女)、叶高翔为党委副书记。中共浙江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由陈子辰担任,曾华生、钟为民任副书记。根据教育部党组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意见,陈子辰为党委常务副书记。
|
1104 | 2005-12-23 | 2005年12月23日 浙江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子项目“传染病的预警与防治”通过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斯崇文领衔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1105 | 2005-12-23 | 2005年12月23日 “浙江大学—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高科技中心”在我校挂牌成立,校长潘云鹤和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校长ZgurovskyM.Z.为中心揭牌。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TanasichukV.I.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
1106 | 2005-12-30 | 2005年12月23日 中共浙江省委正式批复,同意校第十二届党代会和党委第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 |
1107 | 2006-01-06 | 2006年1月6日 在2005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暨平安校园创新单位表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2005年度浙江省高校“宣传文化创新单位”。 |
1108 | 2006-01-09 | 2006年1月9日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校共有6项成果(其中4项为合作完成)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杨德仁等完成的“掺氮直拉硅单晶氮及相关缺陷的研究”、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樊建人等完成的“工程气固两相流动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医学院郑树与海宁市肿瘤研究所等三个单位完成的“我国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的系列研究”、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朱国念与浙江工业大学等三个单位完成的“年产3000吨高质量毒死蜱技术及应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蒋家羚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四个单位完成的“在役重要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钱积新与华东理工大学等五个单位完成的“大型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1109 | 2006-01-09 | 2006年1月9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名单,我校4项发明获奖,分别是机械与能源学院骆仲泱等发明的“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药学院方瑞英等发明的“一种催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材料与化工学院任其龙等发明的“高含量混合生育酚的提取方法”、机械与能源学院岑可法院士等发明的“城市生活垃圾异流化床焚烧集成处理装置”。 |
1110 | 2006-01-09 | 2006年1月9日 我校校友、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被授予中国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叶笃正1940年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后,考入时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1943年获国立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以后长期从事气象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